相传当年大禹治水时,在龙门山附近遇蛟龙阻挠,无法进展。大禹无计可施,便凿出通天石梯(梯子崖),登上天庭,向天帝告状。天帝遣天兵天将收服蛟龙,令其协助大禹治理水患。
随后大禹率民众昼夜奋战,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在龙门山凿出了一个像两扇石门一般的豁口,使漫漫洪水奔涌而下,得以疏通黄河,治理水患,百姓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原本居住在黄河上游的鲤鱼却被冲出了豁口,骤然跌落于石门之下,此处两山壁立,水流湍急,鲤鱼无法溯流而上,返回故乡,便与大禹夫妇理论,大禹的妻子涂山氏说道:“能跃上此豁口者,便可化为飞龙,腾云上天……”。
从那以后,每逢暮春桃汛季节,便有无数的金色鲤鱼循着黄河逆流而上,聚在外形酷似两扇大石门的豁口之下奋力跳跃,此时应龙便会在云端若隐若现,盘旋接应,偶有一跃而过者,顷刻化为苍龙,腾飞九天之上。此后化龙飞升之处便被大禹命名为“龙门”。
参考文献:
明代《三才图会》记载:此处两山壁立,河出其中,赛约百步,两岸断壁,状尽斧凿,形状似门,夏禹定为“龙门”。
东汉《三秦记》中记载:“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月蟾石
「月蟾石」外形酷似蟾蜍。
相传,黄河石门处原是一座青石大山相连,高达千仞。大禹治水到此处时,得用刀斧凿开河道。工程浩大,艰巨异常,大禹率众夜以继日,奋斗不息。然而月有阴晴圆缺,每当夜黑时,施工就会极不便利。但是大禹的精神感动了上苍,仙女嫦娥妙手一挥,便在山西与陕西两岸的青石山上各放了一只蟾蜍,蟾蜍夜放月光,使得黑夜如同白昼一般,照亮了晋陕两岸,加快了施工速度。石门开通后,两岸石壁陡峭如削,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泛滥的黄河水得以疏导,两岸百姓从此不再遭受水患危害。然而功不可没的两只蟾蜍却永久地化作了石身,分别伫立在东西两侧的青石山上,彼此对望。为了纪念,人们将它们取名为“月蟾石”。
两块月蟾石一块现存于此处,另一块现存于黄河西岸的青石山上。
梳头启
很久以前,黄河流域洪水泛滥,帝尧命令禹的父亲鲧前往治理黄河水患,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以失败告终。
随后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考察。来到龙门山口时,发现龙门山口狭窄,黄河淤积,就在大禹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看见一位白发老婆婆独自坐在山前的一块巨大平整的石头上梳头。禹感到有点奇怪,就拱手询间这位婆婆,老婆婆看了大禹一眼,回答道:“唉!头发长,容易打结,要经常梳一梳才能顺畅。”大禹恍然大悟:““梳一梳”,“疏一疏”,对呀!为什么一定要堵呢,如果把河道疏通,不是更好吗?”当禹回过神儿想要感谢老婆婆时,却发现刚才就坐在自己旁边的老婆婆此时早已不知去向,后来得知原来白发老婆婆便是王母娘娘。
大禹回去后,采用 “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改堵为疏,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这样便不会四处泛滥了。
由此这块王母娘娘曾坐的石头被命名为“梳头启”。